毀了王治郅,逼姚明退役,他憑一己之力讓中國籃球倒退了二十年!
編輯|鯡魚罐頭
上聯:謝天謝地謝亞龍
下聯:信鬼信神信蘭成
橫批:足籃打水一場空
看似調侃的對聯其實背后藏著的,是無數球迷對中國籃球一段“至暗時期”的憤懣。
在(zai)中國籃球發展的歷史長(chang)河(he)中,信蘭成的名字一直伴(ban)隨著眾(zhong)多爭議(yi)。
原因竟是,他憑一己之力毀了王治郅,逼姚明退役,他憑一己之力讓中國籃球倒退了二十年!
他到底做了什么造就了現如今的狀況?
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【新浪娛樂】【澎湃新聞】【中國經濟網】(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,為提升文章可讀性,細節可能存在潤色,請理智閱讀,僅供參考!
一、新官上任三把火
中國籃球曾有許多令人熱血沸騰的輝煌時刻,這些瞬間不僅書寫了歷史,更成為無數球迷心中的永恒記憶。
但是誰也沒想到,中國籃球竟然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,這一切都要歸于新上任的籃協主席信蘭成有關。
信(xin)蘭(lan)成的個人履(lv)歷也算得上(shang)光鮮亮麗,他在(zai)1979年考入(ru)北(bei)京(jing)體育大學競技體育系(xi)田徑專業。
1997年(nian)他擔(dan)任(ren)(ren)(ren)國家體(ti)育(yu)總局籃(lan)管中心黨委副書記(ji)兼首任(ren)(ren)(ren)主(zhu)任(ren)(ren)(ren),于(yu)2009年(nian)再次擔(dan)任(ren)(ren)(ren)為中國籃(lan)球協會副主(zhu)席。
信蘭成在任職期間對CBA聯賽進行一系列改革,他認為要出成績就要加強國家隊的實力,主要核心就是以國家隊為重點。
因此他將CBA俱樂部的比賽縮減至史無前例30余場,這樣的(de)改(gai)革帶來的(de)就(jiu)是,如果不是國家(jia)隊的(de)球員(yuan)(yuan),絕大部(bu)分都是在休(xiu)賽(sai)期,許多參加(jia)聯(lian)賽(sai)的(de)俱樂部(bu)球員(yuan)(yuan)表示欲哭(ku)無淚。
正是因為這樣的決策,隊員的訓練時間大幅度下降,然而球員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升自身水平,無異于難于登天。
那(nei)么就導致職(zhi)業(ye)球員(yuan)和國家隊(dui)球員(yuan)的差(cha)距會越來(lai)越大,如果正(zheng)選有什么傷病或(huo)者調(diao)動,再從聯賽(sai)中抽調(diao)球員(yuan)就來(lai)不及了。
最真實的案例就是當年在菲律賓的世錦賽上,這是中國男籃亞錦賽第一次敗給了中國臺北,那一年我們連四強都沒進,也是38年以來歷史最差戰績。
而(er)在(zai)往后的日子里(li),聯賽也是愈(yu)發混亂,運(yun)作(zuo)業余也導致了(le)球隊的管理權可以(yi)從(cong)俱樂部(bu)轉移到當地(di)體育(yu)局。
慢(man)慢(man)導致CBA聯賽(sai)也開始了(le)倒退,不(bu)久之后CBA俱(ju)樂部也因(yin)此逐漸衰敗。
然而信蘭成上任之后為了出成績,急于求成。
因為他對教練(lian)的(de)(de)要(yao)求十分(fen)苛(ke)刻,所以他便(bian)多次對籃球教練(lian)進行更換,隊員們剛熟悉這個(ge)教練(lian)的(de)(de)打法,又要(yao)學習另一(yi)位(wei)教練(lian)的(de)(de)打法。
據悉,他在職期間中國男籃在不到五年的時間更換了四任教練,以至于(yu)倫敦(dun)奧(ao)運會后,男籃主教練長達半年的時間都(dou)是處于(yu)空(kong)位。
如此一來二去,導致球員實力驟減,憑一己之力讓中國籃球倒退20年。
除此之外,在更(geng)新(xin)換代培(pei)養新(xin)一(yi)(yi)代年(nian)輕人這方面,信蘭(lan)成一(yi)(yi)直墨守成規十分(fen)保守,沒有給到年(nian)輕人太多機會(hui)。
每次世(shi)界大賽都是(shi)征召(zhao)老將出征,而年輕球(qiu)員卻極少能得到大賽的經驗,這也導(dao)致了我們在倫敦以及里約奧運(yun)會(hui)難求一勝的尷尬(ga)局面。
在處于這樣的狀況下,2014年,信蘭成還被選為亞籃聯中央局主席,這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。
然而就這樣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,在王治郅和姚明的事件上做出的行為更是讓人費解。
二、天(tian)賦型選(xuan)手王治郅
王治郅作為天賦型選手,前途本是一片光明,但事與愿違,天不遂人愿。
王治郅1991年(nian)入選八(ba)一(yi)(yi)青年(nian)隊,之后在他的努力下,成為中(zhong)國(guo)籃球“黃(huang)金一(yi)(yi)代”。
1999年,王治郅憑借(jie)卓越的能(neng)力入選NBA。他于(yu)次輪第36順位被達拉斯獨(du)行俠(xia)(當時名為小牛)選中,2001年正式(shi)加盟。
作為首位征戰NBA的中國球員,他開啟了中國球員闖蕩NBA的先河。
原本以為這應該是王治郅人生的高光時刻,然而卻被扣上“國家叛徒”的罪名。
王治郅曾經承諾過只要國家有需要,他就會第一時間回去。
就是因為這樣的承諾,才導致后續悲劇的發生。
自從王治郅(zhi)進入NBA 之(zhi)后,信蘭(lan)成只要(yao)國內一有比(bi)賽,無論比(bi)賽是否(fou)重要(yao),他(ta)就會要(yao)求王治郅(zhi)回(hui)國參加(jia)比(bi)賽。
就這樣循環反(fan)復(fu),王治郅畢竟精力有限,而且他(ta)發現(xian)有些小(xiao)比(bi)賽也讓自己參(can)加,實在是大材(cai)小(xiao)用,同(tong)時王治郅也因(yin)此(ci)錯(cuo)失了很多鍛煉的機會。
再后來,在面對信蘭成要求自己回國時,王治郅提出拒絕,選擇在美國訓練提升自己。
然而讓王治郅沒(mei)想到的(de)是(shi),正是(shi)由于這一舉(ju)動,很多不懷好意的(de)媒體(ti)借此(ci)發揮(hui),直接扭曲事實,國內很快就傳(chuan)來“國家叛(pan)徒”“白眼狼”的(de)謠言。
一瞬間,王治郅就被推倒風口浪尖,成為了眾矢之的。
面對這樣的情況,王治郅是進退兩難,而知道事實真相的信蘭成不僅沒有站出來作出解釋,反而在不久后宣布王治郅被國家隊開除。
如果說王治郅事件是信蘭成爭議的開端,那么姚明職業生涯的經歷則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他的質疑。
三、姚明受傷,無奈退役(yi)
姚明,中國籃球的標志性人物,尤其是在身高的優勢下讓他眾所周知,其在NBA的成功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籃球的影響力。
在信蘭成的帶領下,因為一系列的改革導致斷層很嚴重,所以他非常器重姚明。
姚明在進入NBA后,因為高強度的(de)訓練,讓他(ta)的(de)身體負荷本來(lai)就(jiu)大,所以需要休息調整。
信蘭成為了國際比賽成績過度使用姚明,讓他在(zai)國(guo)家(jia)隊和NBA之(zhi)間(jian)不停奔波(bo)。
尤其是在姚明休賽(sai)期間,信蘭成都要求他必須趕回來參加比(bi)賽(sai),而且(qie)比(bi)賽(sai)的項(xiang)目僅僅是一(yi)些商業性的小(xiao)比(bi)賽(sai)。
短短時間內,幾十場的比賽接踵而至,姚明就算是鋼鐵之軀,也難以承受這樣的透支。
長期高強度的(de)比(bi)賽(sai)讓姚明(ming)的(de)身體不堪(kan)重負,傷病(bing)不斷積累,2008年姚明(ming)代表火箭隊比(bi)賽(sai)時左腳遭遇應(ying)力性骨折,這(zhe)次傷病(bing)嚴重影響了他的(de)職業生涯(ya)。
最重要的是,信蘭成并未因此減少姚明的訓練強度,最終導致姚明因傷病困擾,在2011年不得不宣布退役。
此時的姚明年僅31歲,正處于事業巔峰時期。
結尾
在中國籃球的發展歷程中,信蘭成一直是飽受爭議的人物,尤其是在王治郅和姚明的事件上,引起了廣泛地討論,被許多人認為過于短視和功利,只注重短期成績,忽視了運動員的職業發展和長期利益。
無論(lun)是(shi)球員個人職(zhi)業生涯的發(fa)展(zhan),還是(shi)中國(guo)籃球整體的人才培養,都在這一時期遭遇了瓶(ping)頸。
如(ru)今信蘭(lan)成早已卸任中國籃(lan)球協會主席職(zhi)務,但(dan)是(shi)一(yi)提(ti)到(dao)他,網友還是(shi)哀聲一(yi)片(pian)。
信息來源
2013年(nian)8月20日來源:新浪娛樂
2017年2月(yue)7日來源(yuan):澎湃新聞